致敬,永不倒下的经销商多年过去了,他们

腾氏水产商务网报道:往期精彩报道:

年产量超过万吨,鱼价触底,今年能否“咸鱼翻身”?

这条鱼要火!行情爆发,大鱼遭市场哄抢,早批苗供不应求,养殖户需排队拿苗

经销商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很多人(就算是终端老板)对经销商的认识都很少,大多数接触的只是业务员。在他们的眼里,经销商可能只是一个中间商,是一个小老板,是一个搬货运货的……

甚至大多数没什么概念,只知道没货了,要去找经销商。至于经销商到底有什么作用?有什么影响?有什么区别?与他们没有太大的影响。

受年疫情影响,大多数经销商损失惨重,终端承受的压力,都要转移到经销商这里,所有的滞销品,到最后都是要经销商来回收的,某经销商复工后看到收回来的多件产品堆满仓库,头皮发麻!

经销商的压力

经销商的压力就是来自于外界对他们的不了解!

客户不了解他们,感觉他们是随时可以替换的存在。近几年不少打着“干掉经销商”口号的平台,让不少终端陷入其中。最后,这些平台不在了,经销商仍然坚挺。经销商绝不是简单的中间商而已,但是被别人定下的基调却再难扭转。

子女家人不了解他们,都是做生意,为什么经销商总是那么累?忙得时候,每天不着家,早出晚归,整天都很疲惫。等到孩子长大了,指望着孩子能够接班,但是大多说经销商子女都不愿意继续父辈的生意,情愿在外工作打拼。

厂家不了解他们,感觉他们随时可以替换。厂家总是感觉市场是无穷大的,不断增加的销量任务,不断的压货,还有各种不断克扣的费用。总是把经销商当做是随时可宰的羔羊,给经销商不断施展高压。

所有人对经销商的定义只存在于他们见到的一切,就算是经销商业务员本身对企业的了解都十分有限,只认为自己是在卖货,进入市场就感觉自己低人一等。

作为时代的产物,经销商成为了厂家、终端、业务员等群体共同的纽带。这样的地位,决定经销商要接触各方面的人物,注定经销商是最不被理解的一个群体。

但是,经销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奋斗。

永不停息的奋斗

每一个经销商都是从第一线开始的,刚入行时,骑着自行车、三轮车,跑单送货全都是自己一个人搞定。

生意稍微有些起色,也总是闲不下来,每天接货、卸货、盘点、记账都要亲力亲为。

就算是做大了一些,有几个员工了,也少不了各种应酬,厂家的业务,各行各业,各形各色的人物都要接触。

冬日里趟风冒雪,恶劣的天气也没有丝毫放松。

夏日里风吹日晒,雨打风吹都不能休息。

别人在说,经销商只能守着自己的7*24。

经销商永远无法替代的价值

每一个和经销商有接触的总感觉经销商可有可无,但是当真的没有经销商的时候呢?

每一个厂家在一个城市要养几十个业务员,那就要几万人,而这些人创造的利润可能还不够工资。除此之外,厂家资金的回转,仓储的费用,产品的流转,终端开发费用,这些都要自己承受,要花多少钱,关键庞大的队伍,怎么去管理?

另外一方面,终端选产品怎么选?直接找厂家,一个个厂家的找,或者是等厂家上门,一个小店,对接上千个厂家,电话号码就要记一整本……

经销商作为中间人所承担的远超想象,是厂家的仓库,是厂家的运营中心,服务中心,配送中心,资金流动中心……这些都是经销商在做。而现在其他的所有平台,厂家只是参与者,市场没人替你开发,仓库费用还是要算在你的身上,各种成本都是厂家承担,这些都是无法与经销商相比的。

经销商的存在不仅仅是连接厂家与终端,更是中间的一个过滤器,帮助终端选择更好的产品,过滤掉那些在市场上无法生存的产品。节省的不仅是时间,同时也避免了大部分的风险。

作为一个承担风险、资金、销售、仓库、配送……等各个流程的核心,居然会被认为是无用的,这是怎样一个笑话。

经销商也许在管理、发展上有些老化,但是它的存在是不可磨灭的,也是任何一个平台,任何一种形式都无法替代的。

传统水产经销商该如何加强转型?传统经销商应当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价值

所谓角色价值,就是基于经销商这个角色应当创造的价值。我觉得过去用经销商这个称呼是没问题的,因为过去就是经销。我去进货,再把它卖出去。但今天就不行了,这是客户需求决定的,市场需求决定的。这两个需求决定了经销商不能只赚差价。如果只是赚差价,上游和下游都不需要你。对他们来说,你是成本,而不是价值。

现在饲料厂和兽药厂都在增加自己和客户之间的粘性。饲料和兽药企业最应该干的是生产和推广好的产品,能带来更高效益的产品,但它们现在都喜欢搞服务、搭平台。为什么要越俎代庖?是要创造产品以外的价值,通过服务增加客户粘性。没有服务,作为生产资料生产商,它也不能有丰厚的利润,只能赚加工费。所以,除了产品以外的创造价值的方式,是软实力,是谁都可以去创造价值的领域。

所以,经销商可以转型为“技术服务商”,靠技术创造价值;也可以是“资源服务商”,靠提供上下游都急需的资源创造价值。但这个是要自己亲历亲为的,所有的资源都在我手里,我把它整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服务用户的方式。“资源服务商”一定要让资源都站在你身后,你一个人和用户对接,不让他们直接交易。

当然,也可以做“平台商”。“平台商”就像开电影院的一样,谁的电影都可以在我这里放,我抽红,抽票房的红。我就是搭建个平台。“平台商”不用亲历亲为,我只是牵线。

“平台商”一样有前途,“滴滴出行”就是平台商,出租车和乘客都利用这个平台带来方便,我给你带来方便就是价值,但这个平台必需是我的,你离开这个平台就不行。这个平台上汇聚的资源和服务越多越好,如果一个养殖户在你一个平台上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你就厉害了。这就是超级经销商的理想模式。

传统经销商的升级要做好三件事

1、规模升级:靠经营规模降低养殖户的负担;

2、服务升级:通过服务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赚中间差价;

3、模式升级:升级和养殖户之间的合作模式,变简单的、浅层次的买卖关系为更有粘性和深入的互创模式,相互创造价值,发挥双方各自的价值。可以是服务模式的升级,可以是合作模式的升级,也可以是合伙。总之,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创造”价值上。什么是创造?创造是无中生有,就是过去没有,通过你的创新和努力,现在有了。

未来的取利取决于“三角平衡”

什么是“三角平衡”?就是“责(任)、权(力)、利(益)之间的平衡。

未来,在整个大养殖业中,谁承担的风险(责任)最大,谁的投资最重,谁的技术含量更高,谁就能赚大钱。这是经济规律、市场规律,是谁也无法回避的。对于经销商更是这样。

那经销商的出路在哪,要怎么办呢?提高自己的综合服务能力:

经销商通过技术提升,增加对养殖户的服务能力,从苗,药,料,卖鱼等,把市场信息几个方面结合在自身,通过整体实力的提升去让自己更好的帮助养殖户,在短期内还是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的。

无论如何,经销商的目的不是保持现状,而是图强,你要明白一个真理:经销商就是经销商,厂家就是厂家,说经销商是惟利是图?难道厂家就真的把经销商当成可以长期合作的伙伴?你能保证哪一天,突然莫名其妙地被厂家扁平掉,然后还得自己重新选择上游合作?

现在水产业里的经销商都在转型,一旦大企业大营销杀过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转载声明

本文来源:经销商之家、谋易智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tengshishuichan88(新闻爆料、转载授权请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iparentsbook.com/syzl/778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