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分会场应季必备更有一赠一活动
当然,每个猪场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其实,随着环境改变,季节性和个体差异是淡化了,对于可能发展成整群传染性的疾病,我们一定要及时治疗,轻微的影响生长,严重的就会有生命危险,那么,呼吸道疾病应该怎么样治疗,才能减少损失呢?
首先,要分析饲养模式和诱导因素,温度没有控制好,温度低就会引发咳喘,饲料原料质量,会降低免疫力,环境不好,有养殖户反映,有害气体和粉尘也会增加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找出需要迫切改善的,通风换气,降低粉尘,提高饲料吸收率。
其次,根据以往经验和临床表现,诊断发病因素,可能是病毒,细菌或霉菌毒素,对症对因治疗,小猪,母猪的尽量使用中药调理恢复,肺部病变有一定时间的,肺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中药可以起到恢复的作用,严重的要用中药和抗生素联合治疗。
同时,要注意一旦感染呼吸道疾病,免疫力大幅降低,很容易感染其他疾病,需要用些中药成分的药物来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扶正固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注重动物本身的习性和营养需求,减少应激。
比如:用熏蒸来辅助治疗,如食醋,板蓝根,艾叶,苍术,鱼腥草等,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力,就不容易感染疾病(点击图片,直击呼吸道专场)
最近几年时间,猪群的流行性腹泻病的流行发病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集约化的养猪场。 猪的腹泻是一种临床症状,很多原因均可引起发病。在冬季养猪生产中,猪的流行性腹泻发病率特别高,尤其是1~3月龄的仔猪较为常见;断奶后的仔猪流行性腹泻发病率高达30%~40%,死亡率高达30%~50%,特别是乳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可以达%。猪发病后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率低,仔猪一旦感染此病,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对于疫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继发感染其他传染病,治疗不及时,就会引起大批死亡!我们推荐几种防控措施,供您参考:在养猪生产中,必须采取全进全出制,母猪分娩过程中,要加强对产房温度的控制,尤其是在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必须对母猪和仔猪加强防寒保暖,同时还要注意舍内进行适当通风换气。
预防腹泻类疾病的有效措施是适时进行免疫接种。母猪分别在分娩前0.5~1.5个月内,使用猪传染性胃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进行注射,每头用量为4mL,从而能够使后代仔猪通过吮食初乳得到足够免疫抗体,进而有效地避免发生该病。如果猪场没有发生过该病,还要在冬春季节容易发生猪流行性腹泻疾病的高峰阶段和夏季高峰阶段对猪群各进行1次免疫接种,每头猪用量为2mL。
病猪发生腹泻时,主要选择使用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陈皮、黄芪、党参、茯苓,具有消食健胃作用的麦芽、炒山楂,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止泻作用的板蓝根、白头翁、金银花,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功能的女贞子等药物。如取30g山楂、30g板蓝根、50g女贞子、50g黄芪、30g陈皮,或者取30g麦芽、30g茯苓、50g白术、50g党参、30g白头翁,混合均匀,全部研成粉末后在饲料中按1%比例添加,或者加水煎服,以上药量可供40头患病仔猪使用,每天1剂,连续使用5天。
由于腹泻类疾病极易造成脱水现象,所以病猪通过输液能够补充能量,并改善血液循环。对于不同病猪,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补液方式。病猪可采取静脉注射,即取20~50 mL氯化钠注射液、2支庆大霉素8万IU、10mL维生素C,混合均匀后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病猪也可采取腹腔注射,即取mL葡萄糖注射液、20mL黄芪多糖注射液、0.5mg阿托品、5mg地塞米松、10mL维生素C,混合均匀后注射,每头病猪用量为20~40mL,每天1次,连续使用2~3天(点击图片,直击腹泻类疾病专场)
更所精彩内容,您可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iparentsbook.com/syxg/6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