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药在畜禽群体疾病防制时的诊疗分析
对于鸡病的中兽医治疗来说,当一个群体发生了疾病,那么,在这个群体中,从轻到重,发病程度一定是各不相同。但是,还有一个治疗思想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医不治死证”。虽然是“医者仁心”,但是,保护大群,才是每一位兽医工作者所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
面对一个发病鸡群,摆在兽医们面前的兽药任务是:对当前疾病的详细、专业了解,以及确定治疗的侧重点和治疗原则。并且,这个侧重点很重要,因为它确定的主要依据并不在我们兽医所解剖的那几只死鸡上,而是死鸡所表现证候的前一个阶段,那才是我们所要寻找、确定的治疗侧重点和治疗原则。
因为死鸡所表现的是死症,在一个群体内总是少数,大部分却都处于这个证候的前一个阶段。如果把侧重点和治疗原则都放在这些证候上,群体的疾病非但得不到控制,反而会愈演愈烈。这就像是“治水患”一样,下游水患要从上游找根源。
再比如说,鸡新城疫这个鸡病,它的发病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气分证(卫分证很短,这里略去)的高热;第二个阶段,是血分证的营血耗伤;第三个阶段,是脏器衰竭、气血两亏的死亡。
那么,这样对鸡新城疫鸡病分析下来,中兽医治疗的侧重点在哪里呢?
很明显,鸡新城疫鸡病的治疗侧重于第二阶段,并兼顾第一阶段;由此,根据临床诊断情况,确定技术性的治疗原则。
为什么是这样呢?
那是因为,第三阶段的死症,已经是损极、虚极的虚证(因实致虚),与前两个阶段截然相反(前者为实证)。因此,侧重点应该放在第二阶段并兼顾第一阶段,以阻止疾病向第三阶段发展,从而,有效控制死亡,使疾病向痊愈方向发展。
这就是中兽医群体诊疗的可行性依据,完全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只能一体一方的运用。
另外,中医还有一个理论非常重要,那就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充分说明了,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念和缜密的治疗思想,在动物群体的诊疗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同时,也证明了,中兽药方剂的方向性、兼顾性和对群体治疗的可行性。
来源:整理自第十五届中国畜博会专家技术讲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iparentsbook.com/sysc/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