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2017年度十大新闻评选
年,学校发展进入了以学科建设为统领,全力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新阶段,这是我校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一年,哪些新闻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哪些人物影响了农大、感动了农大?
由党委宣传部主办的青岛农业大学年度新闻人物、“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活动采取网络投票(60%)与专家评审(40%)相结合的办法,即日起开启投票阶段。请积极动员本单位师生,做好年度新闻人物、“十大新闻”投票工作。
投票渠道:
1、青岛农业大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 1月13日,学校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校长宋希云作题为《统一认识凝聚力量开创学科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校党委书记李宝笃就学校学科建设工作提出要求。会议明确了今后5-10年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基本任务,牢固树立了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的办学理念,强化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凝聚力量,强化建设优势和特色学科,冲击博士点和省市一流学科,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努力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
2
“福丽”苹果品种权以万转让企业,
属国内首例。
推荐理由
4月25日,由戴洪义教授团队历时20余年选育而成的“福丽”苹果品种权,正式转让农法自然(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是国内首例苹果新品种权的转让,转让价格为万。“福丽”苹果品种具有诸多突出特点,如栽培期间不需套袋果实就能全面呈浓红色,品相漂亮;与山东省广泛栽培的富士品种相比,糖度高1.2度,口感上明显更甘甜、酸度小;果实采摘后极耐储藏,抗病性强等
3
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校友张江汀来校调研。
推荐理由
5月31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张江汀到青岛农业大学调研。张江汀在校党委书记李宝笃、校长宋希云陪同下,实地考察了学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情况,他对学校灵活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表示赞同,对学校迁入青岛后的快速发展和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张江汀表示,青岛农业大学具有强大的农业研发优势和高水平科研平台,希望学校与青岛市农委加强合作,推动青岛市现代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张江汀说,农大是我的母校,有很多优良传统,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希望学校继续保持优良学风,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张江汀同时请李宝笃代为转达其对母校师生的亲切问候。
4
国家杰青刘庆昌、首批千人计划专家刘同先教授受聘学校农学院、植物医学学院院长。
推荐理由
6月2日、6月23日,国家杰青、国家级教学名师刘庆昌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刘同先教授,分别受聘我校农学院院长(兼职)、植物医学学院院长,这是学校集中5-6个领域,面向全球聘任高层次、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院长,大力引进一流管理理念和办学理念,进一步加强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刘庆昌教授为我校84届校友,主要从事甘薯细胞工程和分子育种研究,是我国薯类学科领域领军人才,现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学院副院长,农业部甘薯生物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刘同先教授主要从事农作物和蔬菜害虫的综合治理、害虫生物防治的基础和应用等研究,入选国家首批“千人计划”,年当选美国昆虫学会会士,是华人昆虫学家协会发起人和理事长,BiologicalControl,InsectScience等国际知名杂志编委,世界35个杂志审稿人,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农业部NRI科研基金等研究课题的评审专家。
5
学校成立新媒体联盟。
推荐理由
6月30日,青岛农业大学新媒体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新媒体创新发展论坛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王庆军出席会议并为新媒体联盟揭牌。青岛农业大学新媒体联盟的成立是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的重要举措,是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和新媒体建设发展中的一件大事,首批加入的近70个新媒体成员单位,覆盖学校具有较高 8月4日,学校与黄河三角洲农高示范区战略合作座谈会在东营召开,校党委书记李宝笃、校长宋希云、副校长杨同毅出席座谈会。宋希云代表学校与农高示范区副主任毕建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学校将发挥专业、人才、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等优势,与黄河三角洲农高示范区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科技创新空间,增强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7
我校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建立现代农业研究院。
推荐理由
9月8日,青岛农业大学西海岸现代农业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副校长杨同毅与示范区管委书记李学聚共同为研究院揭牌。研究院将重点在蓝莓、茶叶、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提升、高端花卉苗木品种引进培育与产业化示范、蔬菜育种技术研究、智慧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花生新品种选育及高产示范区创建、中药资源及中兽药产业化研究与示范、现代农业管理与技术人才培训、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研究中心建设等八个重点领域开展工作,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孵化中心、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展示中心、现代农业人才培训中心和现代农业发展智库中心,推动青岛西海岸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示范区、样板田。
8
学校与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实现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发展新突破。
推荐理由
根据青岛农业大学与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MurdochUniversity)关于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相关协议,我校与默多克大学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这是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重大突破。我校将向默多克大学推荐博士生人选,对符合默多克大学博士生入学条件的研究生,获得默多克大学博士生在学期间(最多4年)学费减免的待遇。该合作目前招生方向为动物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农学、植物保护、动物科学、食品科学、能源工程与技术、医学与健康、艺术、心理学、经济与管理、公共政策与国际事务、教育学、法学等相关学科领域。
9
梁文星教授获年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立项资助。
推荐理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年度“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人员名单中,植物医学学院梁文星教授获得立项资助,资助期限3年,资助额度为万元。全国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共立项项,申请成功率仅约8.2%。梁文星团队与美国迈阿密大学合作,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首次发现了蛋白乙酰化修饰能够影响核酸酶活性,进而调控底物RNA的水平以及细胞的抗逆反应。研究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核酸研究》上,杂志主编巴里·斯托达德(BarryStoddard)认为,这一成果使人们对RNA酶调控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9月6日,我校举行梁文星教授荣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座谈会,对其科研成就和学术精神进行表彰。
10
学校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推荐理由
9月18日,我校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校党委书记李宝笃作《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力以赴开创我校思政工作新局面》的讲话。本次会议是继我校年召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又一次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专题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刘家义同志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有关文件精神,研究部署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11
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荐理由
10月11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大会举行。校长宋希云与青岛市委高校工委思政处处长高桥共同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揭牌。校党委副书记王庆军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首任院长。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载体,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是校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两个根本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
12
我校获评“青岛市文明校园”、山东省首届“省级文明校园”提名学校。
推荐理由
10月16日、11月23日,山东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工作考评专家组、青岛市文明校园考评专家组先后进驻我校,对我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进行考评。学校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积极迎接省市文明单位考评,通过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健全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师生的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治观念,提高校园文化水平和文明质量。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获评“青岛市文明校园”、山东省首届“省级文明校园”提名学校。
13
学校成立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
掀起十九大精神学习热潮。
推荐理由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校党委于11月6日印发《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通知》,对全校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学校组建以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教授为成员的青岛农业大学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面向学校全体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广泛深入开展宣讲,学校多名青岛市高校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深入青岛周边单位,进行理论宣讲。11月14日,全省高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校党委书记李宝笃为全校处级以上干部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李宝笃对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深入阐释,对学校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提出要求。各分党委、党总支积极行动,组织本单位集体学习活动,在全校范围内不断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高潮。
14
我校植物学与动物学进入ESI全球前1%。
推荐理由
根据年11月10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简称ESI)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校植物学与动物学(PlantAnimalScience)领域被ESI数据库收录论文篇,总引用次数次,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5.87次,排名全球第位,已经进入全球排名前1%,这是学校首个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另据WebofScience最新数据分析,我校农业科学(AgriculturalScience)学科的潜力值已达0.,有望于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15
我校首获挑战杯特等奖,
学校重奖获奖团队。
推荐理由
11月18日,学校在第十五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获得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全国仅有39件作品获得特等奖,青岛农业大学是山东省唯一荣获特等奖的高校,在奖励层次、奖励数量和涉及领域上再次实现新突破。我校召开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暨“挑战杯”竞赛表彰会,表彰奖励获奖团队。其中特等奖获奖项目《秧果兼收型花生联合收获机》团队获得奖金10万元。《秧果兼收型花生联合收获机》项目由机电工程学院由副院长王东伟老师指导研发,刘晓东、苏鑫等5名研究生组建团队,项目开创了花生收获方式的新领域,填补了我国机械装备领域花生收获方法的空白。
16
中国共产党青岛农业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推荐理由
12月26日-28日,中国共产党青岛农业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学校上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宝贵经验,认真分析了存在问题、机遇和挑战,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的奋斗目标、战略选择,明确了今后的工作任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学校进入以学科建设为统领、全力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新阶段。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上一届学校党委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共青岛农业大学第二届委员会和新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新一届党委委员由9名同志组成,他们是(以姓氏笔画为序):王庆军、朱连勤、刘明瑛、刘春霞、牟少岩、李宝笃、杨同毅、宋希云、顾卫东。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由7名同志组成,他们是(以姓氏笔画为序):刘明瑛、李萍、李福荣、张文军、周顺、赵奎皓、潘庆杰。
17
学校评出“十大师德标兵”和第一届“卓越教学奖”。
推荐理由
为加强师德建设,提升师德水平,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立足本职、履行职责,切实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承担起光荣使命,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和“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动物科技学院林英庭、动物医学院韩先杰、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郭恩棉、化学与药学院吕海涛、机电工程学院王东伟、建筑工程学院徐振军、农学院赵长星以及生命科学学院辛华、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霞、园艺学院丁兆堂等十位老师荣获师德标兵称号。
为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调动广大教师潜心从事教学、研究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高水平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师范作用,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组织开展第一届“卓越教学奖”评选。这是我校教学工作最高奖励,每人奖励五万元。外国语学院隋华、外国语学院种法娟、农学院兰进好、建筑工程学院冯秀梅、机电工程学院白皓然、建筑工程学院刘峥、动物医学院曹荣峰、资源与环境学院金圣爱、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李秀丽、体育教学部山美娟等10名教师获得该奖项。
18
青岛农业大学理事会成立。
推荐理由
12月29日,青岛农业大学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青岛农业大学理事会章程(草案)》,选举产生了青岛农业大学第一届理事会领导机构,校党委书记李宝笃当选青岛农业大学理事会理事长,副校长宋希云当选常务副理事长。青岛农业大学第一届理事会共有理事单位24家,个人理事25人,由学校举办者、主管部门代表,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术组织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支持学校办学与发展的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知名人士、校友代表及其他有关人员组成,是支持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咨询、协商、审议与监督机构,是学校实施科学决策、扩大民主监督,促进社会参与的重要治理主体和组织形式。理事会成立后,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围绕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发挥自身独特的功能和优势,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19
尚书旗教授主持完成的“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获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推荐理由
由青岛农业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尚书旗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完成的“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针对花生播种与收获机械化技术瓶颈,根据我国花生主产区农艺要求,发明了基于花生物理性状的自重送排种与适于直立生长花生的切挤破土、拉折摘分收获机械作业方法;创建了花生单双粒仿形联合保苗精确播种与挖-拔-抖结合甩捋式摘果收获为核心的技术体系,首创11项花生播种和13项花生机械化收获关键技术。研制出适应不同种植要求的11种大中小型花生联合播种机,创制出适应不同收获要求、不同土壤特点的10种花生分段收获机和8种花生联合收获机,提出了我国花生机械化生产的解决方案及其配套机具方法;构建了国内首个花生机械化生产信息查询系统;形成了农业部主推的农业轻简化实用技术和农业部颁布实施的《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项目研发的29种装备均已通过国家或省级鉴定部门检测,9种列入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11种列入省级目录;成为全国推广应用的主导机型。近3年累计销售机器台,累计作业面积.93万亩,机器新增销售额6.02亿元、新增利润.93万元、新增税收.93万元,作业应用节支总额.84亿元,累计培养农技人员1.5万余人,培养硕/博研究生79人,为实现花生全程机械化和农民增收做出重要贡献。
20
学校4项海外引智项目入选年度“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外专引智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推荐理由
国家外国专家局发布通知,青岛农业大学4项海外引智项目成功入选年度“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分别为:郝智慧教授团队的“耐药性风险控制与新药开发”项目;郝智慧教授团队的“抗革兰氏阴性菌的高效天然抗菌药高通量筛选及开发”项目;孙玉江教授团队的“驴品系选育与配套饲养管理技术标准体系构建”项目;杨建明教授团队的“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此外,郝智慧教授的外国专家团队获批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杨建明教授团队的“基于CO2高效利用的先进生物制造”项目获批省高端外国专家项目,以上项目共获国家及省外专局资助万元。通过项目,学校共引进外国专家11人次,他们将来校开设专题系列讲座、联合发表高水平论文、协助培养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联合指导本硕学生以及从事合作科研等,促进学校国际化建设,提升学校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
投票渠道:
1、青岛农业大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北京看白癜风的最好医院白癜风能够治疗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iparentsbook.com/sysc/1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