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猪病防治中使用兽药的原则
在下乡搞技术服务时,万遂如教授发现许多农户在对猪群实施药物防治中,存在不少技术性问题,如当猪群发生疫病时,没有进行正确诊断,就凭感觉盲目地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结果造成治疗失败;在治疗中又滥用抗菌药物,而且抗菌药物的用量越用越大,造成不良后果;药物治疗疗程不足,使疫病出现反复;联合用药不合理,常引起药物的副作用等。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性问题,特提示广大农村养猪专业户,在防治猪的疫病时,应充分考虑如下使用兽药的原则,以便达到满意的防治效果。
记:兽医工作者应如何给猪群用药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万:要根据猪群的不同生长阶段与本地区猪病发生流行的规律、特点及季节性有针对性地选择疗效高,安全性好,抗菌广谱的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方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使用药物防治之前最好先做药敏试验,以便选出高敏感性的药物用于治疗和预防,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
记:当猪群发生疫病时,兽医应怎样做到对疫病的正确诊断、对症下药、保证疗效?
万:首先要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并及时进行实验室检验,只有做出正确诊断后,才能进行对症下药,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如凭感觉盲目的乱用药往往会造成药物治疗的失败,也很难达到药物防治的目的。尤其是滥用抗生素,不仅会造成猪体药物中毒,产生耐药性,而且破坏猪体的正常菌群,影响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同时对母猪发情、配种、产仔都会产生影响,降低其生产性能。其次要保证用药的有效剂量。各种药物都有治疗剂量、预防剂量与中毒剂量。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与预防时,一定要按照药物规定的剂量实施,严禁任意改变用药剂量。用药剂量过大,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经费的支出,而且会引起毒副作用,造成猪只的死亡。如随意加大青霉素类药物的用量,可干扰凝血机制而造成出血或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引起动物抽搐,大小便失禁,甚至瘫痪症状。如长期超量使用链霉素和庆大霉素可在体内造成蓄积,引起中毒。卡那霉素和痢特灵长期超量使用,对猪体的B淋巴细胞有抑制作用,影响其疫苗免疫效果,氯霉素、新生霉素、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长期超量使用,对猪的血液系统有损害作用。头孢菌素、青霉素、四环素及磺胺类药能引起肾脏毒性。四环豪和磺胺类药物能引起肝脏毒性和胃肠炎甚至引发二重感染。用药剂量不足用药时间过长,不仅达不到药物的防治目的,而且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如用药不合理能引起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肠球菌产生耐药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泰乐菌素)与四环素类和其他广谱抗菌药物而引起细菌产生耐药性,诱发二重感染;磺胺类药物有交叉耐药性,氯基糖甙类抗生素有部分交叉耐药性。所以在实施药物防治时应定期更换不同的抗菌药物,防止耐药性菌株的出现。
再次要按药物规定的疗程实施治疗。用于防治动物疫病的各种药物都有一定的疗程,治疗时要按照药物规定的疗程实施。如果用药的疗程不够,致使药物不能维持有效的抗菌浓度和作用时间。疗程过短,有的病原体只能暂被抑制,并没有将其消灭,一旦停止用药,被抑制的病原体会重新生长、繁殖,再次出现病症,疫病复发,最终造成药物治疗的失败。例如磺胺类药物首次治疗时要用加倍剂量,然后在3~5d的疗程内要坚持使用维持剂量,否则,治疗效果不理想。兽医临床上用于防治的药物疗程除了有特殊规定的之外,一般感染性疾病疗程多为3~5d,慢性疾病通常疗程为10d。临床治愈后,还可考虑用药1~2d,以巩固疗效,防止疫病反复。药物预防疾病用药时间要长一些,一般为7~14d。
记:在防治畜禽疾病时应如何科学地联合用药并避免药物的配伍禁忌呢?
万:在兽医临床上根据药物的特性与作用,针对疫病的特征与发病规律,科学的联合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可有效的提高防治效果,获得满意的结果。联合用药可以出现相加增强、无关、拮抗等四种关系。据有关报道.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约25%发生协同作用,60%~70%为无关或累加,而5%~10%发生拮抗。因此,不科学、不台理的联合用药不仅不能增加治疗效果反而会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还可能延误患猪病情,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当临床上用一种药物不能控制严重感染,二种以上的病原菌混合感染,或已出现耐药性的感染时,可考虑联合用药,以减少用药剂量,降低药物毒性,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例如青霉素与链霉素、卡那霉素与四环素、庆大霉素与四环素、磺胺类药物与增效剂等联合用药,对多数阳性菌和阴性菌、支原体和螺旋体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红霉素与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青霉素与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或头孢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与四环素类或头孢霉素,磺胺甲恶唑(SM2)与三甲氯苄氨嘧啶(TMP)或二甲氧苄氨嘧啶(DVD)等联合使用,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多粘菌素B或E与四环素粪或庆大霉素或青霉素,庆大霉素与四环素类等联台使用,对绿脓肝菌作用加强。抗病毒药物(包括中药制剂如穿心莲注射液、板兰根注射液、柴胡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莲注射液等)与干扰素、转移因子、排疫肽或抗菌药和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病毒和细菌的冶疗作用更为理想。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时,如果配伍不当,有的药物会发生理化性质的改变使药物产生沉淀、分解、结块或变色,结果导致减弱防治效果或增加药物的毒性.造成不良后果。如磺胺类药物(钠盐)与硫酸盐或盐酸盐类药物混合会产生中和作用,降低药物疗效。维生素B与维生素C属酸性遇碱性药物时即可分解失效。安钠加与钙制剂同时注射或分开注射,因钙离子能减弱心肌的兴奋性可使心脏骤停。氯丙嗪与安乃近合用引起体温降低,导致动物衰竭。所以,在实施药物防治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确保药物的应有疗效。
记:现在个别地方有假劣兽药出售,我们应怎样鉴别兽药呢?
万:用于防治猪病的各种兽药、生物制品、药物添加剂及微生态制剂等一定要从国家批准的生产厂家购买,并认定其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生产日期、质量标准、保存期等。严禁购买无证的假劣兽药。以免贻误疫病的防治,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对进口兽药也要选择性使用,不要盲目崇拜。
记:我国政府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按国家规定严格执行兽用药物的休药期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兽医临床工作者在从事猪病防治中应如何做好体药期方面的工作?
万:兽医临床上使用的各类抗菌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等都规定了休药期,用药物防治猪病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定》、《兽药质量标准》和《兽药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的药物休药期,防止药物在动物体内残留确保动物性食品的安全,以免影响公共卫生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兽用抗生素驱虫药、促生长药镇静剂及激素使用不当,产生药物残留,对人体有危害作用。例如引起过敏反应(变态反应):青霉素、磺胺类药、卡那霉素、喹诺酮类可引起过敏性休克,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氨苄西林可引起皮疹;青霉素、四环素类、氯霉素、红霉素、链霉素能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四环素引起感光反应。药物残留对人体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如呋喃类药砷制剂四环素类、卡那霉素、苯丙咪唑,磺胺二甲嘧啶等可致癌,氯霉素、磺胺类、呋喃类、两性霉素B、万古霉素、链霉素等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孕妇吃食含量过度的苯丙咪唑药物残留动物食品,可引起胎儿畸形,出生短脚和兔唇等。因此.在使用兽用药物防治动物疫病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程与条例执行药物的休药期,给人民提供放心食品。兽医常用药物的休药期主要的有:青霉素类药物规定猪的休药期为6~15d;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7~40d;四环素类抗生素为28d;氯霉素类抗生素为30d;大环油酯类抗生素为7~14d;林可胺类抗生素为7d;多肽类抗生素为7d;喹诺酮类为10~25d;磺胺类药为5~7d;抗寄生虫药物为14~28d。
(来源:新兽医)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iparentsbook.com/syjs/1301.html